本篇文章3765字,读完约9分钟

■文/特约写作张茉楠

目前,快速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战术选择。 随着全球“碳减排”的诉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因此,碳金融逐渐成为切断低碳经济顶点的关键,这将对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结构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赢得主动权已刻不容缓。

全球碳金融框架体系已经初具雏形

现在,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日益突出,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的新的价值符号。 因此,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形成了支撑碳金融交易平台、碳交易货币、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的碳金融体系。 碳金融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一是建立全球碳交易市场框架。 随着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迅速发展,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搭建交易平台,以期在这个新兴金融市场抢占先机。

碳交易市场的总结构可以分为两类。 一个是根据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为代表的碳排放配额进行许可权交易的配额市场,包括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欧盟ETS )、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所) etg )、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 )、澳大利亚国家信托) nsw )交易市场四个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对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自主碳交易平台,并拥有ver定价权。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另一个是基于项目的“碳减排”交易的项目市场,其市场交易基础是通过清洁、快速发展机制、联合履行和其他减排义务获得减排信用交易额。

二是建立碳金融市场创新主体。 许多金融机构的参与提高了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迅速发展了全球碳金融市场的纵深。 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等不断加强金融创新力度,通过直接投融资、绿色保险、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银行贷款等新产品和新服务手段,实现碳交易 另外,金融市场主体多样化,各种碳基金蓬勃兴起。 来自世界银行的“原型碳基金”、生物碳基金、荷兰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清洁快速发展机制基金”、欧盟“碳基金”商业金融机构瑞士信托银行的“排放交易基金”和nn 然后到私募基金,碳基金的快速发展势头极快,为碳交易提供了庞大的资金供给和资本流动机制。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三是各国相继取得碳货币主导权。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更重要的货币,一般要遵循“计价结算货币—存款货币—锚定货币”的基本路径,而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的计价与结算结合权,往往是货币崛起的起点。 从19世纪的“煤炭-英镑”体系,到20世纪的“石油-美元”体系,再到今天的“碳合同-x”,演绎了国际主权货币在能源贸易中的崛起路径。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目前,各国货币都在争夺碳交易的主导货币,欧元是碳实物和碳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日元也试图将日元作为碳交易计价结算的第三大货币。 金融危机后,美国现有的战术特征(美元霸权、金融特征和国家信用)大幅削弱,美国正在用美元失去世界货币存款信用的特征,试图为美元找到新的道路。 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国正试图将本币与碳交易挂钩。 随着各国在碳交易市场参与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借碳交易之机提高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加快进入全球主导的国际货币行列。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碳交易的中国机遇和新挑战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但国际金融结构和金融秩序似乎没有太大变化。 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已经在碳金融体系中掌握了主导权。 全球碳金融新框架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一)碳金融带来的快速发展机遇

我国的碳减排市场潜力巨大,为碳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快速发展空之间。 庞大的碳排放资源是建立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坚实基础,获得了参加竞争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经占世界市场的1/3左右,居世界第二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测,发达国家每年将实现50亿吨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其中一半将以cdm的形式实现。 另一方面,中国每年占世界总广告潜力的35%至45%,相当于拉丁美洲、非洲、中东的潜力总和。 因此,中国已经被视为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通过cdm的碳金融,将拥有可持续快速发展的空之间。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碳金融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深化,也促进了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碳金融作为金融体系创新的载体,有助于我国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金融深化。 而且,碳金融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 据统计,在全球cdm减排类型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废弃物解决和处置类型的项目占总数的77%。 因此,依托cdm项目的碳金融可以为可再生能源、能效的提高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通过出售cers (核验证的减排量),获得了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结构升级的技术和资金。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二)碳金融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但是,在充分把握机遇的基础上,我们也必须冷静地认识到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碳金融制度不完善,碳金融体系和相关配套措施发展迅速滞后。 目前,我国的cdm项目建设刚刚开始,金融业介入不深,碳资本利用效率不高,不仅缺乏完善的碳交易制度、交易法规以及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还有相应的碳交换、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 目前,我国公司销售的减排额主要由少量国际碳基金和企业或通过世界银行等中间机构参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使国内碳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降低了碳资产的价值转换效率,制约了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二是碳交易谈判力度弱,仍居全球碳金融交易链低端。 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应商,但依然不是定价者。 碳交易权计价结算与货币挂钩机制已使发达国家具备较强的定价能力,但人民币尚未成为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因此我国面临着全球碳金融及其定价权缺失带来的严峻挑战。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再次,围绕“碳减排”的新摩擦会带来无法预测的风险。 今后,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碳贸易摩擦、汇率问题、碳减排配额及其分配问题等将与碳金融市场高度相关,围绕为全球变暖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将产生新的冲突和博弈,进而加剧新的不可预测的风险。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低碳经济主导权

当前,中国必须积极取得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权,为此必须从战术规划、政策激励、体系建设以及国际协调等方面加快推进我国碳金融框架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制定碳金融快速发展战术规划。 碳金融快速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项目,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根据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致情况制定一系列标准、规则,提供相应的投资、税收、信用规模指导等政策配套。 进一步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开辟cdm项目项目审查、投融资、税收等方面的绿色通道,营造有利于碳交易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项目公司碳 形成促进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效投融资机制,探索设立碳交易快速发展引导基金,引进战术投资者,采取跟进投资、阶段性准入和融资担保的形式,催生孵化cdm项目,为碳金融市场交易提供稳定的交易目标; 借鉴国际经验,做好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的战术储备,考虑国家收购碳排放权交易资源,设立相关部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的战术投资,以应对碳交易价格的市场波动风险。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二是完善的多层碳金融市场体系。 努力夯实碳金融市场体系的宏观和微观基础。 积极研究国际碳交易和定价规律,借鉴国际碳交易机制,探索交易制度,建设多元化、多层的碳交易平台。 开展项目融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方法,丰富市场结构,增加碳期货市场、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实现碳交易规模效应; 开展碳交换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和服务,提高低碳资源配置效率,丰富金融监管手段。 中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着手设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加快开发支持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各种碳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中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定价能力; 由于各国在减排目标、监管体系以及市场建设上的差异,产生了市场分割、政策风险以及高昂的交易价格。 因此,有必要建立碳交易的法律法规和风险判断体系,在全球深化和加强碳金融监管与合作。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三是推进碳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估值的主要结算货币。 中国必须抓住目前的机遇,结合人民币和碳排放权,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建立全球碳交易中人民币的贸易、投融资和资本市场循环流通机制,这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必由之路。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四、通过国际协商和谈判加强碳金融的发言权和规则制定权。 碳交易是建立在国际间政策协调框架上的虚拟商品交易。 目前,碳交易的基础是京都议定书。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重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双轨制,但经过一年的发展,新的碳减排协议将再次打乱全球碳交易市场,从而也可能引发全球碳金融格局的巨大变化。 其影响不仅在于碳交易本身,还可能通过碳交易的特殊作用影响全球的贸易平衡和金融平衡。 我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新规则的协商和制定,取得主导权,在主张“权利与义务、好处与责任”对等的大体上下,通过国际谈判和协商,寻求公平比较有效的价格分担和好处补偿机制,推动全球均衡的碳减排和碳金融体系框架的建立

“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作者公司为国家新闻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标题:“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