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7字,读完约3分钟

原题: 10年禁令高尔夫球场反而增加了343家,从资源消耗和环境等方面来看,北京市近日发布了《新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年版)》,其中规定全市不得再新建高尔夫球场,再次刺激了市场神经。

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家一级共发布了10个禁令,而全国高尔夫球场的数量从178家增加到了每年的521家。 “京版禁令”真的能实现吗? 现有球场的高水消耗和污染问题怎么解决? 林林总总的高尔夫球场最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人们拭目以待。

“十年十道禁令 高尔夫球场反而增343家”

“禁令”成为摆设:数量增加了两倍,中央企业掀起了波澜

根据国内职业高尔夫管理集团企业向集团今年发布的《中国高尔夫领域报告》,2004年全国高尔夫球场数为178家,全年为521家。

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草坪学会主席韩烈保教授表示,京津冀地区10年前几乎只有50个高尔夫球场,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突破100个。

在高尔夫球场的违规建设中,中央企业成为了生力军。 审计署近日集中公布的中央企业评鉴报告显示,我国烟草总公司所属红塔烟草和云南红河投资有限企业从2008年起全年投资6.81亿元完成的高尔夫球场尚未按规定清理,占地1728.45亩。 中冶集团的两个旗下企业也有关系,其中一个违规5亿7600万元,租界1640亩,建设锦标级18洞的高尔夫球场和配套设施,另一个占地8488万元,农业用地860亩,建设高尔夫球场。

“十年十道禁令 高尔夫球场反而增343家”

支持项目“漂白”的伞是谁

对于微薄的“北京版禁令”,业内人士还有些担心。 他们认为,要想真正下达禁令,不成为“花瓶”,关键是要打掉背后的保护伞。

据采访,各地的高尔夫球场大多将营业执照注册为体育俱乐部、住宅区健身俱乐部、商务俱乐部等,有些甚至不会说出“高尔夫”等词语,也不办理任何手续。

河北省山区县的“神湖四季生态园”建设项目不久前进行了调查。 这个占地一千多亩的项目打着生态农业园的旗号建设了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尔夫球场,当地国土部门对外表示目前生态园内的高尔夫球场没有批准手续。

“强有力的清理”和“追赶机制”是不可缺少的

在“禁令”下野蛮生长的高尔夫球场,有损政策的严肃性和政府公众的信服力。 许多专家建议,清理整顿高尔夫球场的“保护伞”作为落实“八项规定”的重要文案,彻查,决不让步。

重要的是,有必要对高尔夫球场进行全面调查,假借体育会、健身俱乐部、商务俱乐部等名义进行违反建设的认真调查,坚决纠正非法侵占耕地的行为。

有专家主张,应以水价杠杆和环境保护门槛,形成挤入高尔夫球场的机制。 严格打击超地下水开采行为,制定取水定额标准,对高尔夫球场绿色、发球台、球道、半高草、自然区等不同功能区规定不同的取水定额,超标部分征收高水价。

“十年十道禁令 高尔夫球场反而增343家”

并要严格球场化肥农药采用情况申报备案制度,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禁止高污染、高残留农药的施用。

标题:“十年十道禁令 高尔夫球场反而增343家”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