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公司及产品准入限制》修订意见征稿,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意见征稿。 前一份文件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后一份文件将使用积分交易的方法代替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方法。

“且行且珍惜 新能源汽车过热现隐忧”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倍,可以说是疯狂了。 今年上半年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6.9%,达到17万辆,中汽协据此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70万辆,但上半年销量只有全年预期的24%,因此下半年还需要“疯狂”的生产。

“且行且珍惜 新能源汽车过热现隐忧”

据有关机构消息,目前有2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4000多辆车获得了生产许可。 经过一定程度的整治,今年上半年,生产公司减少到100家,车型减少到700辆,但这两个数字还是太多了。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火爆”,投资热也急剧高涨,几乎每个省都在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 里面有几百亿元的项目。 一位公司负责人在考察了国内几十个产业园后感慨道:“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完全得到利用。” 但令人费解的是,笔者接触到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人员曾做出如下评价。 “感觉疯狂,资金疯狂地进入这个行业,地方政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项目上马。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风起云涌的投资热潮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发生一次……”

“且行且珍惜 新能源汽车过热现隐忧”

当然,该专家只谈汽车整车的情况,事实上,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也是资本的着眼点。

例如,近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考察新能源汽车产业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充电设施短板突出,领域秩序必须规范化,动力电池亟待突破,配套政策不完善 但是,值得观察的是,马副总理发表这番讲话时,我国电池的投资规模并不难看。 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约1000亿规模的资金进入电池行业。 按常理来说,大量资金涌入对一个领域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但电池等技术课题是从哪里来的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过去曾传出汽车制造过去经历大规模扩张,最后走向产能过剩无情淘汰的道路,但如今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相似的代码似乎将重演,质量低下。

“且行且珍惜 新能源汽车过热现隐忧”

在笔者接触到的受访者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的看法非常鲜明,他认为有目共睹,目前许多公司将热钱投入新能源车,但技术上的突破并不容易。 说穿了,还是价格的问题。 例如,汽车生产研发公司辛苦开发技术难题,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价值成本。 我本来想活跃在市场上,但是由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很多公司开始复制类似的技术。 加工创新,抄写的技术比原来好。 那么,哪些公司在技术上正在努力突破呢? 但是,很遗憾,这就是现实。

“且行且珍惜 新能源汽车过热现隐忧”

但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国家发改委新发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实施方案》,还是国家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要工程包的通知》,目前在国家层面都存在这一问题。

从宏观上看,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公司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生产公司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公司 根据要求,审查条件有17个具体条款,其中8个为否决条款,超过2个项目未完成则不纳入。

“且行且珍惜 新能源汽车过热现隐忧”

另外,工信部的目标是未来新能源车企不超过10家,提高准入门槛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理由二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加,大规模财税补贴难以为继;二是燃料汽车产能结构过剩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不仅要降低平均油耗,还要适度控制燃料汽车的总量和增量。

“且行且珍惜 新能源汽车过热现隐忧”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是现在技术、配套真的成熟了吗,新能源热是必要的,但是过热要冷静冷静冷静。 (作者是《中国联合商报》记者) )。

标题:“且行且珍惜 新能源汽车过热现隐忧”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1245.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