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创新密集、产业转型的新时代。 近年来,高铁、大型飞机、天宫二号、超级计算机、量子卫星等经常在中国制造上发出耀眼的光环。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水平低、资源消耗大、质量效益低等差距,这是不可否认的。 推进中国制造实现“三个转变”,是处理不可持续问题的迫切需要,是经济快速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课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把握时代潮流,加强使命担当,加快构建以公司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创新服务平台。 推进智库、学术、科普的“三轮驱动”,着力于国际化、新闻化、协同化的“三化联动”。 根据习总书记对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四服务”的定位,也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学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快速发展、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能力建设, 开展科技能力建设、决策咨询服务、人才水平评估、工程教育认定、团体标准制定、科技判断等多项工作的学会聚集力、影响较大,大大提高了社会公众的信服力。
经过40年的发展,学会开展了形式多样、文案丰富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科和领域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社会组织应有的贡献。 要取得学会的所有成绩,离不开中国科协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正确指导,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全体会员和学会工作者的努力奋斗,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 在这里,向曾经给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援助和支持的社会各界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参加学会的活动和工作,完全利用学会丰富的资源平台,开拓更广阔快速发展的天地。
今后,学会希望在创新道路上,以国家和人民的诉求为目标,帮助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帮助地方和领域的快速发展。 成为推进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促进科学普及和宣传,真正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们相信,在广大科学家、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将继续发展,前途似锦。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工程学科系之一,80多年的春秋快速发展历史,孕育和形成了我们系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精益求精的优秀以前传下来的东西。 在老一代教师和学科同仁们的辛勤实务和共同努力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精密仪器系紧扣学科快速发展的脉搏,重视人才培养,服务社会诉求,学科快速发展,成为清华大学工程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
精密仪器系涵盖光学工程、仪器科学和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各学科在全国判断中名列前茅。 有1个国家要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要点实验室、3个校内校际联合中心和3个公司共同建立的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示范教育基地。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名、国家“千人计划”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北京市教育名师奖获得者1名、青年“千人计划”8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和优秀青年科研人员项目近5年来, 这些条件,为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开展创新型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近年来,从“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等高精密航天探测器,到微纳米生物芯片等现代精密医疗器械,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从千兆字节级超高密度体全息存储技术,到高精度原子钟用于北斗导航系统精确课程,精锐器系科研行业不仅覆盖了新闻、航天、环境保护、国防等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行业,还包括生命科学仪器、智能 跨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行业,在科技创新高速发展和人类迎来先进制造4.0的新时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精密仪器系将继续秉承“精益求精、止善”的精神,瞄准学科的国际前沿,勇于承担重任,争创一流。 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家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新闻特色突出,经营学科特征明显,是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立足浙江,依托领域,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被列为浙江省要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完善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9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专业 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单位、1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行业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享有硕士豁免权。 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重要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重要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 a级)、7个浙江省一流学科) b级)、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要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要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要点学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2006年获得“精密仪器与机械”、“计量技术与仪器测试”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2008年进入学校要点建设学科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浙江省要点建设学科年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同年被列入学校高水平建设的电子新闻类学科群5个“学科特区”之一; 年被批准为浙江省一流学科( b级)。 学科支撑的测量技术和仪器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的认证。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设有生物医学仪器、光电检测技术和仪器、测量技术和智能仪器三个研究方向。 其中,生物医学仪器是学科的特色方向,以解决生物医学新闻和仪器开发为中心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在pet-ct的关键核心技术中,利用pet图像质量判断核心算法,将算法应用于国产pet-ct设备,为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做出了贡献,获得了仪器仪表学会二等奖; 在肿瘤消融核心技术中,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开发的肿瘤微创消融原型通过了医疗检查机构的检测,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非热杀菌技术方面,基于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开发的液态材料非热杀菌设备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胶囊生产公司成功上线。 以光电检测技术和仪器为学科要点的支持方向,以植物传感器技术和仪器为特色,为开发面向农业和生态应用的智能传感器和测量系统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建立天(/(/k0/) )地一体化作物营养与病虫害预警模型,与中科院(/k0/)天新闻研究院联合,通过国家农业技术宣传中心每年向全国发布监测预警报告。 研制的phoenix ag-1全自动智能植保无人机,在智能路径规划和避障、地形适应以及多场景比较的喷头技术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我国许多省份的果树植保工作中得到充分验证; 建立了作物多色谱精细降解模型和系统,成功地诊断了作物的营养和胁迫。
北京航空空宇宙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设立的飞机设备教室,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紧急需要,钱学森提出,中国惯性技术创始人林士谔“航空陀螺仪与惯性 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的航空空陀螺仪和惯性导航专业,1981年更名为全国第一所博士课程,1988年更名为全国第一所积分学科,1997年更名为“精密仪器和机械学科”。 2003年,为了更好地提供国家重大战术,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由自动化学院主机技术与仪器系、宇航学院航天导航控制系和宇航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目前,学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要点学科、“光学工程”北京市要点学科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第四次学科判断中获得a+。
学院党委以习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继承和发扬“永恒的陀螺精神”、铸造党员先锋队战斗堡垒、培养拔尖的人才和科技创新两轮驱动的实现为主题,扎实推进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服务和提炼国家战术诉求
学院设有四系两个中心,即主机与新闻技术系、惯性技术与导航仪器系、光电工程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光电技术研究所、精密仪器与量子传感技术研究所和教育实验中心。 现有教职工166人,专职教师151人,正高42人,国家基金委创新小组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4个。 拥有以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首的众多高层次人才。 “惯性技术”国防科技要项实验室、“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教育部要项实验室、“新型惯性仪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要项学科实验室、“量子传感技术”工业与新闻化部要项实验室、国防科学工业局“中英( NLAA-ral(/K0 )”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培养过程注重宽口径与特色的结合,设有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光电新闻科学与工程以及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方向,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卓越技术人员试点专业和国防要点专业,勘探制导与控制 目前,国家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视频资源共享课1门,具备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条件。
学院一直以航空空航天为特色,瞄准国家重大诉求,在先进惯性器件与系统、精密光机电测试、航天器姿态测量与控制、先进传感技术等方向上取得了巨大成果。 2006年以来,获得15个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近5年来年均科研经费2亿多。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科学仪器专业项目2个、科技部重大科研仪器专业项目3个、国家和国防“973计划”项目3个。 在工程应用方面,学院主持开发的小型cmos星敏感器、高精度光纤陀螺、磁悬浮惯性动量轮等模型产品相继在许多卫星和武器模型上成功。
学院与国外多家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引进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卢瑟福-阿普顿国家实验室、皇家工程院、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担任“千人计划”教授、客座教授等。 2006年以来,受国家航天局委托,主办了13次“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推动了我国民用航天行业的国际合作。
未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将继续加强学科特点,培养一流人才,做出重大成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的目标积极前进。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简称“哈工大仪器学科”)是国家要点一级学科、国防特色学科。 哈佛大学仪器学科创立于1955年,是全国同类学科中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涵盖原两个系的专业,即精密仪器专业和自动化仪器专业,是向前苏联学习的模板专业。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班,为我国仪器行业培养了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专家。
哈佛大学仪器学科是第一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第一个国家要点一级学科。 目前仪器学科设有精密仪器和智能化、测控技术和仪器两个本科专业的超精密仪器及智能化工业信息化部要点实验室、国防工业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还设有国家重大仪器技术创新先导基地,以及以英国牛津大学和德国联邦物理研究院( ptb )为代表的海外学术基地等。 哈工大仪器学科在迄今为止的全国一级学科判断中,都名列前茅,与年软科世界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为了支持仪器学科的高速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于年10月8日成立了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过63年的快速发展,哈佛大学仪器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在高精锐仪器技术行业不断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高端精密仪器和高端装备的快速发展; 培养了众多创新型领军人才,引领了我国高精锐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 哈工大仪器学科已经成为仪器行业的领军学科之一,而且在国际仪器行业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在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02人,其中院士2人(含海外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青年选拔人才等优秀人才16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率先提出并多次重复了“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特色迅速发展的道路,如国内首个超精密特殊形状测量仪、首个圆筒度测量国家标准装置、首个深孔径测量军工最高标准装置、首个超大型超精密振动拦截装置等 成功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或先进水平的大型高端仪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2项的科研成果成功产业化,建立了哈尔滨、中山两个产业化基地。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在校博士生192人,研究生318人,以国家教育成果奖为代表的国家和省部级教育成果的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学者专家、中兴、华为等现代公司地区负责人、省部级领导、共和国将军、航天保卫核心骨干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 特别是在航天防卫行业,这五年累计派遣630多人到航天防卫机构工作,其中160多人在航天防卫工业部门担任型号总师和副总师、主任设计师和副主任设计师等。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建立了一个国家重大仪器技术创新招商基地和以牛津大学和德国联邦物理研究院( ptb )为代表的海外学术基地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tony wilson教授、国际测量技术联合会) imeko )主席、英国imeko。
北京新闻科技大学
北京新闻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所属的北京新闻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新闻学科齐全的大学,在长达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鲜明的新闻特色、领域特色、军工特色, 学校现有5个校区,位于海淀区和朝阳区; 占地1183亩的昌平新校区逐年全面开工,逐年基本完成。
学校本着“以学不如信立业”的校训精神,以国家、首都和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中心,坚定诉求,顺应新闻时代的快速发展态势,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成效显著 当前,学校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内涵快速发展、特色快速发展、差异化快速发展,朝着建设新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迈进。
北京新闻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办学基础雄厚,设有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测试精密仪器、机械、计量技术、仪器、生物传感和医学仪器。 其中精密仪器和仪器是北京市的要点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和仪器是北京市的要点建设学科。 年,精密仪器及机械北京市要点学科检测优秀。
学科瞄准学术前沿,面向国家和北京市经济建设、社会快速发展和国防重要诉求,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突出特色,提炼方向。 形成了光纤传感和光电器件、光电和视觉检测、生物传感和医学仪器、智能检测和新闻解决四大特色培养方向。 在飞机载荷谱和卫星参数的光纤传感监测、新型光电探测器、大型三维型面动态测量、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检测、生物传感器和人工智能诊断、空星际传感器和微机械陀螺等方面形成了特征
学科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建立了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并不断向国外知名大学派遣教师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 在国内,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积极合作办学和研究生联合培养,聘请院士专家学者为学科脉络,规划学科快速发展路径,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借鉴先进理念,
学科现有专职教师64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7人;硕士生60人,博士生8人。 包括兼职教授13人,双聘院士5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海外特聘教授5人。 学科共有国家百几千万人才和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科协青年提升人才、北京学者、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等13名高层次人才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育团队1个。
学科包括先进的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学科创新招商基地(国家“111”基地)、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要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系统北京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共建)、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北京实验室)、光电测试技术北京市要点实验室、 光电新闻与仪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的光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共建)、先进的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条件。
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863个重大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及重大人行项目200多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多个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 专利申请200多项; 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航空空航天、生物医学、国防安全及城市建设等行业,享有经济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学科声誉。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1952年,天津大学受教育部委托建设“精密机械设备专业”。 这是中国大学最早设置的精密机械设备专业,在此基础上,于1959年设立精密仪器工程系,1995年设立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简称精仪学院)。
学院建设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国家要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天津市要点学科,主机技术与仪器、光电新闻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光电新闻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合办)、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与博士后流动 精密检测技术及仪器国家要点实验室、光电新闻技术教育部要点实验室、微光机电系统技术教育部要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要点实验室、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集成光电子技术与器件要点实验室、 天津市智能化精密测量技术工程中心、微米/纳米科学与技术创新引导基地、光纤传感与通信创新引导基地、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研究平台。 在第四轮学科判断中,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评分为a,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评分为b+。 2009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年入选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年入选“全国党建事业标杆学部”建设部门。
目前,学院教师260人,本科生1600人,硕士研究生1100人,博士研究生410人。 学院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领域公司等密切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进综合改革,促进学术资源优化配置,各学科、专业领域为世界科技快速发展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出战术诉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知识创新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保持着长期办学形成的雄厚基础。 此外,体现了21世纪人才培养时代的要求,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强大的学科基础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毕业生备受社会欢迎。
浙江中央控制技术株式会社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产品和智能制造处理方案的供应商,已有来自现场检测仪表、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等流程工业完善的3.0处理方案,是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贯彻试点公司之一,并最早受到推荐80 也是工信部第一个智能制造处理方案的供应商。 企业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风景如画的中国杭州,全球员工超过3100人。
通过在工业自动化、新闻化、智能化行业20多年的积累,中控连续7年保持dcs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睿工业发布报告统计),在化工领域行业的市场份额接近40%,在石化领域的市场份额接近25%,而且这个市场份额 目前,中控积极部署基于领域的智能制造整体处理方案应用宣传,为客户从方案设计、产品开发到方案实施构建一条龙服务,中石化九江企业、新疆天业、神华宁煤、东北制药、巨化集团、桐昆集团、北方华锦等国家级智能制造 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已有30000套以上应用于10000多家工业公司,负责中天合创大型煤炭制烯烃项目,创造了国产自动化系统通道数超过20万个的最大应用规模的业绩; 神华宁煤炭百万吨级烯烃智能工厂项目的投入也是中控再次为领域设立的标杆。 年,企业正式推出智能制造推进战术,以许多领域首批项目的实施为积累,以国家级领域示范项目为标杆,涵盖公司“安全、质量提升、成本降低、增效、环境保护”五大战术目标——“安全
中央控制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精神,到年内共积累了113项发明专利、115项软件版权。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或参与制定12项国际标准和22项国家标准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技术水平居国内首位。 年主导起草的“浙江制造”标准“大规模集散控制系统”正式发布,并通过“品字标”认证。 完成“中心控制”防御型商标注册53件。
中央控制秉承“为用户创造价值,注重重复奋斗、创新、诚信,追求卓越”的公司价值观,真诚面对所有客户。 在北京、沈阳、成都、广州等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印度、南亚、东南亚、中东地区设立了区域事业部、分企业、办事处等机构,建立了完整的服务机制和互联网。
目前,中控已与英特尔、洛克威尔、中石化、中石化、中海油等世界500强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不断提高,产品远销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成为全球 在新的数字化浪潮和产业转型中,中央控制利用产业大数据、产业网络和智能化技术挖掘创造新的价值,pt (工艺技术)、et ) )设备技术)、ot ) )运营技术)、at )自动化技术)和it )新
中控专业推进生产,诚意温暖顾客,智慧引领未来!
重庆大学[/s2/]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简章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简章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级)”。 学校位于国家西南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人文荟萃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学校创立于1929年,1940年代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所学院的国立综合大学。 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多位知名学者在学校任教。
重庆大学目前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建筑学部、新闻学部共36个学院。 本科专业96个,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育、艺术10个学科门类。 在校生47000多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9000多人,本科生25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800多人。 共有教职工530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0多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人数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人数16人,国家“百几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家“各4个”人才3人,部市要职人才项目人选240多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组、科技部重点行业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防创新团队等各级团队35个。
重庆大学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2个,其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 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为55分。 学位授权有19种。 一级国家要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要点学科19个(含培养2个),重庆市“十二五”要点学科38个。 国家级要点研究基地14个国家“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 教育部要项实验室8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要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招商计划基地5个。 (数据截止日期为每年9月30日。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是全国知名仪器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行业重要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的本科专业,是教育部仪器类专业和电子新闻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学院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重庆大学光电精密机械研究所,国内率先提出“光机电一体化”概念,具有光学、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微器件、系统和工业无损检测与装备研究方向上独具特色。 目前,微纳器件与新材料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电技术与系统教育部要点实验室、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gf要点学科实验室、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中心、主机设备与光电技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平台。 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300多项,已获得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励(特等奖1项)和5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培养了3名全国优博论文获得者。 目前,学院教职工120多人,在校本科生900多人,研究生500多人。
学院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年学科的判断结果为a-。
重庆大学目前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建筑学部、新闻学部共36个学院。 本科专业96个,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育、艺术10个学科门类。 在校生47000多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9000多人,本科生25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800多人。 共有教职工530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0多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人数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人数16人,国家“百几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家“各4个”人才3人,部市要职人才项目人选240多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组、科技部重点行业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防创新团队等各级团队35个。
重庆大学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2个,其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 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为55分。 学位授权有19种。 一级国家要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要点学科19个(含培养2个),重庆市“十二五”要点学科38个。 国家级要点研究基地14个国家“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 教育部要项实验室8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要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招商计划基地5个。 (数据截止日期为每年9月30日。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是全国知名仪器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行业重要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的本科专业,是教育部仪器类专业和电子新闻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学院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重庆大学光电精密机械研究所,国内率先提出“光机电一体化”概念,具有光学、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微器件、系统和工业无损检测与装备研究方向上独具特色。 目前拥有微纳米器件和新材料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电技术和系统教育部要点实验室、新型微纳米器件和系统gf要点学科实验室、工业ct
标题:“尤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着力推进“三轮驱动”“三化联动””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1058.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