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65字,读完约7分钟

[db:描述]

截至上周五,在a股、H股上市的20家银行半年报全部公开。 受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受到压力。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去年上半年,20家a股、H股银行不良债权余额共计5631.75亿元,比去年年末增加781.74亿元。 其中,多家银行上半年不良债权新增额已经接近或超过去年全年不良债权新增额。 银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银行(行情、问诊)行业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余额为6944亿元,比去年年底增加1023亿元。 不合格率为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由此,20家上市银行做出了压倒性的“贡献”。 在追加不良债权的同时,不良债权的核销规模也增加了。 据本报记者统计,2009年上半年,20家上市银行共核销规模约712.5亿元,已接近全年银行核销的835亿元不良债权规模。 不良为781.74亿 年上半年,中行不良债权最多,达到125.89亿元,远远超过了去年全年78.23亿元的新规模。 继工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之后,上半年不良债权分别为120.52亿元、104.04亿元、96.92亿元。 年的不良债权新增规模分别为191亿1400万元、106亿4600万元、19亿3300万元。 在股份制银行中,新增银行、中信、浦发最多,这三家银行全年上半年不良债权新增规模分别为53.65亿元、52.8亿元、45.71亿元,全年这三家银行的不良债权新增规模分别为53.65亿元、45.71亿元。 从不良负债率来看,超过1%的共有6家公司。 农行、中信、交行排名前三,分别为1.24%、1.19%、1.13%。 从不良负债率的变动来看,光大、兴业、浦发增长最快。 与去年年底相比,这三家银行的不良负债率分别增加了25bp、21bp和19bp。 这种不良债权的加速暴露,业内认为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在平安银行(行情、问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邵平头交易表示,不良债权“双升”与经济周期有关,经济处于下载阶段时,银行不良率将相应上升。 面对上半年不良债权的大幅反弹,中国银行也在《第一财经日报》上表示,资产质量的一些变化是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在银行体系中的体现和反映。 由于中国经济处于“三期重合”的特殊阶段,银行的经营环境依然严峻。 此外,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在去年上半年全国银行领域监管工作和经济金融形势解体会议上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加剧信用风险,部分过度领域整治加剧风险暴露,非法集资、民间高利贷、不规范网络金融工作,不慎重 根据雷区密集的 各银行发布的消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是不良债权爆发的“重灾区”。 从领域来看,普遍担心的开发贷款和平台贷款资产质量仍在可控制范围内,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成为不良债权的“雷区”。 以农行为例,截至年6月底,农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不良债权额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元和34.01亿元。 另一方面,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债权分别比上年末增加60.34亿元、53.66亿元,不良率分别达到3.15%、3.18%。 中行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从领域来看,新出现的不良现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如钢贸、航运、中小企业贷款。 从地域上看,新出现的不良现象集中在外向型经济主导的沿海地区。 申万银领域最新草根调查显示,不仅北京地区总资产质量依然稳定,包括前期风险较小的中西部地区在内,其他地区的不良状况已经超过了年初的计划。 一家外资银行的负责人也在《第一财经日报》中表示,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下,中西部地区的不良现象确实有加速暴露的趋势。 在领域分部,华夏银行(行情、问诊)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各行业不良负债率超过集团平均比率( 0.93% )的为批发和零售业) 2.22% )、制造业) 1.63% )最为重要,为 工商银行在其半年报中表示,批发和零售业不良债权增加的首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一些批发行业公司资金紧张,零售公司收入和利润下跌。 制造业不良债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诉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公司运行压力加大。 除批发零售和制造业外,还集聚了“二小”业务、产能过剩领域、大宗贸易行业的风险。 例如,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在工商银行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领域上讲,目前工商银行在小公司、产能过剩领域、大宗物资,特别是资源型集聚的区域,存在较多的不良债权暴露。 交通银行(行情、问诊)在半年的报纸上说,该银行的资产质量变化受钢贸业务和民营中小企业风险扩散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的零贷业务,具有比较鲜明的区域和领域特色。 将来,这种不良资产也有可能因惯性而温和增长。 平安银行也在其半年来的报纸上表示,该银行上半年不良增长较快,不良债权和不良负债率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钢铁贸易公司和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联保相互担保等因素的影响。 一位股票交易管理部门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目前不良债权风险明显扩大,以贸易融资为例,贷款风险从钢贸易扩大到铜、煤、铁矿石等其他大宗商品贸易行业。 核销速度加快 因不良债权加速曝光,上市银行也加快了清算和核销的力度。 以中行为例,上半年国内机构共解决不良资产约270亿元,包括现金清收131亿元、本金核销90亿元。 其中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本金70亿元,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去年上半年,16家a股上市银行不良债权核销总额为710.53亿元,已接近全年832.5亿元的核销规模,比去年的328.54亿元增加了两倍以上。 从各银行每半年的报纸来看,工、农、中、建行的核销力度最大,年上半年不良核销规模分别为127.11亿元、117.69亿元、93.56亿元、90.31亿元。 值得观察的是,申办、浦发、宁波、农行、中行等银行上半年的不良核销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银行要加大不良债权的核销,首先要从抑制不良率急剧上升,也要更好地查看银行的财务报表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其次,银行不良债权带来的新压力加大,库存不良债权的核销也是今后几年新一轮不良核销的减压。 第三,不良债权核销可以放开部分回归收益。 “例如,目前银行不良债权准备金率在250%以上,这意味着银行可以将不良核销1元,剩下的1.5元可以转回银行利润。 ”该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由于不良债权压力继续累积,银行有可能进一步加速不良核销。 过去,不良注销的难点是审批周期长。 但是,今年年初,财政部下发了《金融公司坏账管理办法(年修订版)》,放宽了金融公司不良债权核销的标准。 业界认为,这将促进今年银行更大的不良债权核销力度。

标题:“上市银行有点“喘”:不良新增782亿核销713亿”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