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丰慧
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表示,从29日零时起,蒸汽、柴油价格每吨下降220元,相当于每升分别下降0.16元和0.19元。
6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后,国际油价(纽约商品交易所)从7月1日每桶70美元左右下跌到7月13日每桶59.69美元。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的成品油形成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超过4%时,可以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要求下调的呼声已经波涛汹涌。
在降价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从7月16日开始全面反弹,到7月2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68.38美元,伦敦北海布伦特9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70.81美元 面对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现状,呼吁继续降低油价的呼声逐渐减弱,但质疑“上涨过快”的呼声依然存在。 不巧的是,此时石油垄断公司插话,油价下降是不可能的。
这给国家发改委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这个难题来自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反复、舆论的压力、垄断公司的“逼宫”。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发改委依然决定从7月29日零时开始下调油价,并履行根据新的成品油形成机制调整油价的承诺。 这标志着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入常态。
油价下调维护了我国成品油新价格形成机制的权威度。 虽然这个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如果多次重复,顾客每次都不会吵架,也不会掀起舆论的风波,而是会慢慢适应这个机制框架内的调整。
此外,加强对中石化、中石化石油两大企业的监管,切实实行新的价格调整,才是进一步维护价格机制权威的应有措施。 垄断公司因缺货而威胁,用“强制性宫殿”抬高油价的担忧绝非多余。
目前,国际市场油价每桶高达70美元,为石油巨头们提高油价提供了说辞,同时打着节能减排、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的幌子,要求实行高油价的呼声从未停止过。 由此可见,石油垄断集团很可能消极抵制油价下调,只有发改委加强监管,才能切实维护新价格形成机制的权威度。
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具备市场化因素,但要实现完全市场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笔者观察到,商务部授予中海油总企业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这意味着石化双雄主导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地位面临挑战,证明了我国正迈出打破成品油批发垄断道路的第一步。 相信入世承诺将逐渐兑现,越来越多的民营公司和外资公司将进入石油经营市场,我国成品油价格将更好地反映市场变化,价格体系也将日益完整。
标题:“油价该降则降是常态”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2125.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