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7字,读完约7分钟

[db:描述]

在7月全国信贷数据断崖式下跌的背景下,市场对8月信贷的预期似乎不乐观。 月新增人民币(国内外)贷款约7500亿元,预计比上个月增加约36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约390亿元,但月末余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3.3%,略低于上个月。 》交通银行(行情、问诊)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第一财经日报》上表示,由于银行领域面临着资产质量压力和信用额度限制的问题,部分出现了“害怕、舍不得贷款”的现象。 许多拆房师在《第一财经日报》上表示,今年以来,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以往流传的信贷投放点行业产能过剩,难以找到符合银行信贷投放标准的项目是银行信贷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8月的信用会更差吗? 据信息,截至8月28日,四大银行8月新增融资仅“破千”,工行新增融资450亿元,工行新增融资300亿元,农行新增融资300亿元,中行新增融资200亿元,总额1250亿元。 有观点认为4大银行新融资不过千亿规模,类推8月份的全部融资数据并不理想。 对此,连平在《第一财经日报》上分析称,截至8月28日的1200多亿数据,并未证明四大银行全月放贷规模不大。 “后面也很可能会产生不小的量,所以从各银行来看,最后一天放贷会经常增加,最终有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这种可能性不可排除。 ”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8月的信用数据没有那么差。 中国银行(行情、问诊)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8月比7月多,7月是最少的一个月。 我觉得8月达到5000亿也没问题。 年规模10兆左右,上半年6兆左右,后半段4兆应该可以完成。 ” 连平认为,从整个领域来看,上半年至7月,部分行业可能积极投入,谨慎投入。 例如,开发贷款比较谨慎,开发贷款不少,但开发贷款的70%投向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等,商业房地产投资明显减少,总量比去年减少。 “局部减少是部分风险偏好的降低。 ” 一位市场人士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8月的信贷数据不太正常。 “大家在习性上把每月的数据解释为倾向、方向的几个变化,其实本质上应该看两个问题。 第一,央行的态度无疑是最重要的指标。 中央银行现在维持着比较宽松的货币环境,通过维持正常的信用创造的大背景,没有发生变化。 那么,如果自上而下的政策方向不改变,就不必担心会有自主收缩贷款的变化。 第二,要看银行对风险的担忧是否影响了贷款的增长。 ”这位市场人士表示,实际上银行对风险的担忧并不严重到影响贷款的增长的程度。 总量收缩不会发生 8月底,与媒体对银行“惜贷”情况的质疑相比,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表示,建设银行不存在惜贷。 “监管部门指定了控制指标,我们既没有浪费,也没有多贷。 ’他说,建设银行7月份的贷款比较下降。 “但是,业务不能按月计算。 必须以季度和半年为单位进行考虑。 下半年也将继续执行监管部门规定的官方计算贷款规模,一定会满的。 绝对不会留下。 ” 上述市场人士在本报上分析说,建行的表现具有指示性意义,他的表现可能会考虑越来越多的风险,从而使贷款总额不会达不到最初的设定目标。 “央行和银行的态度没有根本的变化,风险考虑增加了,但风险考虑不影响信用增量。 ” 该市场人士表示,建设干部坚决表示央行给予的额度一定会消失,并证明有一个问题,尽管风险偏好下降,但并不一定会导致贷款总量的收缩。 事实上,过去银行的风险偏好比现在高,现在的下跌意味着贷款结构和投放地的变化,没有达到贷款标准,不会引起总量的收缩。 最终对央行来说实现共识水平的信用投入。 对建设银行来说是如此,对其他国有银行也是如此。 虽然不清楚股票银行是否有变化,但出入不是特别大,对其他银行来说贷款的采用是足够的。 虽然政策性考虑并不强烈,但股份制银行过去的风险偏好高于国有银行,适当降低风险偏好不会伤害投入总量。 “年度信贷目标不会无法实现。 ”市场人士表示,贷款结构可能发生调整,低风险选择实际上开始发生变化,各银行报纸称,银行偏向制造业和中小企业,这种变化不会影响投入总量。 另外,一家证券公司的拆迁师在《第一财经日报》中表示:“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有放贷控制,但与其说是积极放贷,不如说是风险偏好的下降。” 风险偏好的下降反映出整体风险规模变得谨慎,贷款规模增长放缓,产生直观影响。 宗良也表示,舍不得贷这种表达方式有过于主观的倾向。 银行贷款不存在舍不得贷款的问题,贷款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偿还,银行不会舍不得贷款。 这与经济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也与不良债权的增加有关。 小额贷款约束薄弱,近期也出现了不良债权上升的势头,银行对其审查、投入可能更为谨慎; 还有下半年的贷款一般比上半年的少一点。 连平对记者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认为银行是否有意降低信贷投入的总量,我不大会。 ”。 他说,尽管一些局部风险备受关注,但国家政策的方向是保持信用的合理增长,今年必须实现信用目标,才能得到鼓励。 经济下滑比较大,在一些方面存在瓶颈,信用投入不顺畅,下半年有诉求问题,也有结构问题,否则信用增长将放缓。 特别是今年,与去年相比,非信用融资明显放缓,信用稳定合理增长可能更为重要。 连平表示,对经济来说,在监管要求下,收缩信贷会给经济带来向下的压力。 信用收缩会影响经济增长,但今年的情况是诉求比较不旺盛,信用希望按年初计划发放,信用本身对经济增长没有实现目标,这也是市场诉求的反应,不是商业银行主观的信用收缩。 银行信贷结构有所调整,但总量不缩小。 “全年的黄金期”变得不明显 “今年的‘全年的黄金期’可能变得不明显、变淡。 》连平记者表示,今年我国整体放贷目标约为10万亿,正常季度放贷率通常为3:3:2:2,也就是说上半年为60%,下半年为40%。 “现在来看,上半年没有超过本来的目标,不到60%,下半年也有可能是40%。 ”一方面有风险,另一方面诉求在下降。 下行,贷款诉求不太旺盛。 就今年的整体信用状况来说,宗良最核心的还是全年的大致节奏,因为项目考核时间略有变动,所以还是要依靠市场诉求。 此外,不良债权也是一个因素,银行放贷变得谨慎。 银行快速发展后,还是从数量规模扩张变成质量规模扩张,尽量让银行做得更好。 以前讲究数量,现在也许讲究质量。 连平表示,期待着年内央行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整作用,支持要点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但从实际数据来看,不良资产压力明显上升,存款大幅流失和监管对银行信贷投放的影响明显。 信用投入和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各渠道融资利率水平有望略有下降,但要么增加新的信用规模,要么不尽乐观。 连平进一步预测,今年的票据很可能会明显增加,但其实上半年就已经出现了。 票据增长的首要原因是,信用没有合适的对象,但信用必须达到总量目标。 由于中长时间贷款、短期贷款和贷款增长有限,从票据中释放出来。

标题:“8月信贷恐不乐观 尚难触发总量收缩”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