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1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以来,大豆超量进口让本已产能过剩的国内大豆压榨产业陷入绝境,处于全领域亏损的大豆压榨

今年以来,大豆的过剩进口将产能过剩的国内大豆冲压产业逼入绝境,所有领域赤字的大豆冲压领域何时复苏还是未知数,对所有领域表示担忧。 日前,益海嘉里集团董事、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涂长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大豆加工产业全领域亏损,下游养殖领域遭遇禽流感,豆粕诉求大幅下降,大豆加工公司对大豆进口加工 涂长明表示,今年在大豆压榨领域榨取进口大豆,一般损失为每吨400-500元。 因为去年年底,国内大豆压榨领域突然出现活力,加工大豆每吨利润300-400元。 去年年底,一些公司预计国际大豆有回调空,拼命下单,船运,但没有去芝加哥交易所下单大豆价格,被国际基金拖着趁机被动挨打。 涂长明表示,粮食加工领域是微利领域,公司能否生存并迅速发展,取决于工厂的加工规模、开机率和风险管理。 无论是外资公司还是内资大型粮油加工公司,基本都是满车跑,快进快出,加快资金周转,利用海外和大连期货市场严格的担保方法运营,少出现囤货和市场对赌的现象,不增加市场风险。 这也是近年来国内粮食加工公司迅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中国油脂的总费用为2900万吨左右,但主要依赖进口。 中国每年大豆、油菜籽和花生总产量约4000万吨,棉籽、葵花籽及其他油料品种产量1300万吨,以上油料折合油脂不到800万吨,占国内油脂费用的30%,其他70%全部进口 进口油脂中,直接进口油脂占国内油脂费用的31%,进口大豆、油菜籽等油,通过加工压榨榨油占41%。 年,国内进口大豆6340万吨,棕榈油、大豆油等油脂约800万吨。 按国内单位产量和油料流失率计算,全国需要增加耕地约8亿亩,可以用来进口。 但是,现在在国内出现这样规模的耕地面积是不现实的。 涂长明说,中国大陆的人均食用油消费量近年来增长很快,但与台湾、香港等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目前台湾人均费用为28公斤。 未来十年内,如果中国大陆人均费用达到25公斤,全国需要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万吨油脂供应。 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高峰后,需要增加1500万吨。 这样大的数目,在国内很难保证。 在此背景下,如何比较有效、稳定地保障进口粮食安全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 涂明说,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应该有顶级设计,拓展视野,“把世界资源作为自己的资源为我所用”。 涂长明表示,为保障国内油脂供应安全,“应在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沿海地区建设大型免费保税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 例如,中国目前油脂短缺每年2000万吨,但国家设立上述保税库后,可以让巴西、加拿大等海外制造商免费储存、保管,如果油脂价格上涨,这些商品近期将流向市场,抑制物价”。 涂长明认为,由于国内较大的诉求和近邻的原因,国外油脂制造商很乐意在免税保税库中保存油脂,而国内港口保留的保税库,对中国也有发言权。 另外,涂长明还提出,由于非洲有大量土地,中国政府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帮助非洲国家开垦土地,鼓励国内公司参与,帮助非洲国家保障粮食供应。 中国支持非洲的粮食供给,也保障了中国自身的粮食供给。

标题:“益海嘉里谈大豆压榨亏损:保粮油进口应有顶层设计”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10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