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9字,读完约3分钟

负责帕拉迪的陈若彬失去联盟后,投资者的维权行动和公安部门的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几天未能与陈若彬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数十名投资者于6月10日左右进行了通报(参见本报6月24日的报道“帕拉迪”负责人涉嫌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偷运产品)。 根据最新消息,目前此案已移交浦东新区公安分局侦查队。

6月23日下午,浦东经济侦察支队有关人士向投资者表示,据初步统计,涉案金额近3000万元。 调查显示,该企业没有实际投资项目,详细事件和涉案金额有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6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经探支队了解此事,尚未得到答复。

““帕拉迪负责人失联”后续:浦东经侦支队已介入调查”

根据以往的调查,帕拉迪相关企业共有5家,约定使用集团担保子公司、按月支付模式,实现高额年收益,通过员工销售、保险机构营销人员等人员介绍客户的方式吸引资金。

根据记者看到的一位投资者自行统计的资料,15名投资者的总投资额达到了570万元。 其中不少投资者已经过了50岁。 他们用于投资的是防止老化、防病的“养命金”,但现在哪儿也没有了。 陈若彬目前有落成嫌疑,投资者反映,上海帕拉迪集团企业10亿元注册资本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帕拉迪负责人失联”后续:浦东经侦支队已介入调查”

由于目前处于调查阶段,帕拉迪事件的真实情况还需要时间。 然而,记者就此事向保险行业人士咨询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营销推广专家代理了第三方财富科技商品销售几成领域的痼疾,亟待规范。

一家保险企业上海分公司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底开始,保监会、地方保监局多次强调代理商不能代销第三方财物科技商品,如出现这一问题,将要求企业解除代销合同,严重的情况下还将被列入领域黑名单,届时该问题已经解决。 但是,这并没有禁止某些代理人铤而走险,私卖问题依然发生。

““帕拉迪负责人失联”后续:浦东经侦支队已介入调查”

这位相关人士认为,要应对保险代理人违反代理商的问题,一是领域建立更有效的约束制度,二是顾客自身有投资风险意识,不轻信销售者的说辞,也不轻易相信所谓熟人的介绍。

此前,上海保监局发现,个别保险企业和保险中介机构的业务员和离职人员涉嫌参与非法第三方财产技术商品的销售,造成顾客资金损失,发布了提请顾客注意的文件。

文件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地区保险企业和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中销售人员的代理权限仅限于销售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或备案的保险产品。 上海保监局从未对第三方的财物技术商品进行过行政审查。 此外,上述文件建议客户投保时询问销售人员姓名,确认销售人员资格证书、保险销售人员业务证明等说明书文件,必要时致电保险企业客户确认销售人员和产品的真实性。

标题:““帕拉迪负责人失联”后续:浦东经侦支队已介入调查”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