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0字,读完约5分钟

6月2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从业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并未隐瞒当前金融监管面临的严峻形势。

刘士余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稳定中有隐患,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一些行业和地区的金融风险还很突出。” “部分公司债务率过高、产能明显过剩领域的不良债权上升、高收益财富科技商品兑付违约风险上升、金融业互联网和新闻安全存在风险等表现最为明显。”

“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上升 央行推防金融风险报告”

为此,监管部门提出下一步,稳定总量,优化结构,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在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等行业发挥力量。

中小企业密集地区的不良负债率上升

刘士余表示,金融结构不合理、信用风险过度集聚在银行体系中,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的大问题。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银行领域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59.5万亿元,占金融业整体的90%以上。 随着银行信贷的迅速扩张,信贷风险过度积累在银行系统中。

一份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编写的《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实务情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等影响,银行领域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持续快速增长,不良债权余额和不良率“双重上升”

“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上升 央行推防金融风险报告”

“截至今年4月底,银行领域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余额为1.28万亿元,不良率为1.58%。 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密集、外向型程度高的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不良债权加速增长。 ”根据《调查报告》。

监管部门的调查表明,信用风险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特定行业。

例如,在钢铁、太阳能发电、船舶等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的领域,公司经营困难、亏损面持续扩大等问题普遍发生,不良债权不断增加; 而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偿债压力较大。

此外,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也成为下一步可能发生信用风险的行业。

为此,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稳定总量、优化结构、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事业是下一阶段的业务重点之一。

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提高监管的前瞻性、对比性、协调性,使金融机构比较有效地配置信贷资源,为稳定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继续改善微型公司、“三农”和居民住房的金融服务; 加快贷款资产证券化,提高不良债权核销力,充分利用贷款资金存量。

“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上升 央行推防金融风险报告”

加强对铁路等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装备制造业、战术新兴产业、城市化、贫民区改造等重要民生项目的金融支持。 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排放公司、产能过剩领域的融资。 ”刘士余说。

严防阴影银行

的中银领域法律关系不清晰,风险管理不到位,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另一大挑战。

据统计,截至年末,银行理财商品余额9.5万亿元,信托企业受托资产余额10.9亿元,证券企业理财业务余额5.2亿元,基金企业托管资产规模4.2万亿元,保险企业投资连结型寿险产品和分红保险费0.8万亿元。

“这种理财业务由于缺乏确定的法律依据和比较有效的风险化解机制,成为风险积累行业。 ”根据《调查报告》。

另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是,近年来,小额贷款企业、融资性担保企业、典型银行、融资租赁企业等准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

根据监管机构的数据,截至年底,全国各地共批准中小企业7839家,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8185家,典型银行6833家。

相对于准金融机构数量上的“狂飙突进”,在风险控制方面,这些机构相当薄弱。 据悉,部分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限制,违反融资,偏离小额贷款本职,从事高利贷活动。

另一方面,许多融资性担保企业缺乏比较有效的盈利模式,存在银行资金非法使用、客户保证金挪用、高利贷、投资理财等问题。

据此,刘士余作为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对跨市场、跨市场的新产品、新业务通过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实质重于形式”大致及时进行监管,防止监管空小白和监管套利

监管部门还将进一步确定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责,落实对小额信贷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行业的监管责任,发挥地方政府在“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调查报告》还提出了以下建议:与当前金融业综合经营稳定发展、跨行业投资步伐加快、交叉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的现实相比,监管部门要统一机构监管和职能监管,进一步优化金融监管职责划分,确保监管真实空

“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确定地方政府对非参与金融机构和区域金融市场的监管职责。 ”根据《调查报告》。 (马娟)。

标题:“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上升 央行推防金融风险报告”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