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暂停ipo审查不是暂停ipo》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在股市走势中,ipo (新股首发)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
上周五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根据既定的业务计划,下周将集中组织审查委员会对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相关事宜进行调查,没有ipo审查会的安排。 不足一百字的新闻发布引起了市场的很多联想,不少人认为ipo的审查都是借口不做安排,ipo将停止。
其实这是监管误读,ipo依然常态化发行。 上周五晚上,又有两家会议公司获得9亿元左右的融资额,但ipo没有停止。 即使本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安排评审会,未收到ipo排队30家批文的公司也能按计划顺利拿到新股入场券,暂停一周的评审会不会影响新股常态化发行。
那么,重复ipo常态化发行,是否意味着监管会忽视市场行情呢? 这个说法也不成立。 受中外经济因素等影响,股市下跌,连续两三个月,监管层随着市场动态变化,ipo批文发行量减少,融资额也大幅下降。 一方面,监管政策和新股创新步伐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一方面应对我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一点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处理、一点投资理念尚未改革创新的旧病,另一方面,安抚了投资者的情绪,给二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不利。
这是监管层根据a股的现实情况合理修改的。 但是,值得观察的是,市场变弱,可以延缓ipo,但暂时停止ipo并不可取。 历史上a股有9次暂停ipo的经验,都是基于市场普遍的心理预期而进行的政策操作。 每当市场发生较大波动时,投资者都希望监管层停止ipo以帮助市场稳定,从而将ipo视为维持稳定的工具而不是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主要功能。 乍一看,可能看起来像是暂时处理了阵痛,但实际上没有处理问题。 反而出现了新的问题,日益积累,数百家等待上市的公司形成了ipo堰塞湖,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风景。
这几年,a股经过大量的尝试和改革,才带来了ipo堰塞湖的退潮。 不要再回到老路又陷入怪圈了。 事实上,许多投资者听到ipo颜色的变化,有越来越多的心理惯性,坚定地认为开放ipo无异于大盘采血。 出乎意料的是,现在的ipo已经和以前不同了,市场诟病的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募集资金现象基本消失,严格遵守了优质的ipo审核方法,避免了疾病的进入,募集金额的限制也使得融资渠道更加规范。 市场正在改革,制度正在成熟,对新股发行的节奏调整应该理性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一周停审的原因是评委会对再融资问题进行调查,结合近期放松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监管层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方面进行了有意探索,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值得关注。
标题:“暂停IPO发审会不是暂停IPO”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4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