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3字,读完约3分钟
“有的地方不但没有环保地方标准,甚至连国家环保标准都不想执行,或者选择性执行。” 在28
“不仅没有环保的地方标准,有的地方连国家的环境标准都不想执行,或者有选择地执行。 ”在28日的“(第12届)水业战术论坛”上,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标准司司长熊跃辉说。 作为环境标准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标准相互补充。 熊跃辉表示,国家环境标准的制定需要照顾全国情况,不能与部分地方特殊突出的环境问题相比较,但通过加强地方标准,反映了部分地方群众强烈的环境问题。 “昨天,我在关于加强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指导意见上签了字。 ”熊跃辉表示,有必要动员各省市区人民政府,通过地方标准平台,处理其所在地区内严重突出的环境问题,消除该地区的特殊污染物。 年,环境保护部修改发布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 年颁发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快速发展规划》提出了国家和地方两级环境保护标准协调快速发展的环境保护标准管理战术。 据环境保护部统计,截至2007年,依法制定并向环境保护部备案的有78项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占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首次建立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度以来累计总数( 126项)的62%,并作了修订。 其中,北京与大气污染问题比较,梳理了制定汽车、锅炉、石化等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上海、广东等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管理机制,率先开展了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控制标准体系建设; 山东、河南等地制定实施了严格的区域、流域污染物排放综合标准; 天津、河北、浙江、重庆、福建等地也制定并备案了若干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江苏、四川等地在标准实施情况判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但是,熊跃辉此前带队的调查小组,有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至今没有相应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有些地区没有依法制定、备案地方标准; 一些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之间体系协调性差,难以实施”。 熊跃辉用三个词表达了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 “没有技术不足、责任不足、投资不足、结构不足、基准不足、执行不足的情况。 ”他说,目前,我国对水、大气等污染治理的技术准备充分,污染治理的课题不是技术,而是在公司的社会责任感。 如果没有污染治理的责任和压力,就没有污染治理的动力。 根据环境保护部对污染治理市场的调查,虽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投资者和公司面临广阔的环境保护市场,但应该交给市场的污染治理设施仍然被政府“把持”。 一些公司的环保服务公司拿到了项目,首先不再依赖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准备,而是依赖所谓的“人脉关系”。 所有这些都源于缺乏科学的市场运作机制。 他认为,加快制定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是开展环境管理精细化、地域性和流域性环境问题处理的比较有效的手段,也是引领和支持环境管理变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的标准,可以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熊跃辉说:“标准紧缩后,市场将进一步发展。”标准的增加和修订可以产生巨大的市场空之间。 根据他的例子,到目前为止,随着水泥领域管理标准的严格,水泥污染治理市场增加了100亿~200亿元。
标题:“环保部:有些地方选择性执行环保标准”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1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