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02字,读完约7分钟

日前,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市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挑选了镇区人口10万人以上的建设城镇,开展了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试点工作。 8月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试点申报工作接近尾声。

21世纪宏观研究院根据国家统计局建制镇统计数据整理,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建制镇3个,镇区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206个,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仅占三分之一。

从数量分布看,江苏10万多人口建设城镇有46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其次是广东省26个省,中西部省份仅四川、安徽就达到两位数,而陕甘宁、新疆西藏等人口10万以上的建设镇为零。

在主要经济指标和劳动人口方面,中西部建制镇和东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各省人口最多的建制镇数据观察,东部各省人口最多的建制镇经济总量均达到百亿或超过百亿,镇区人口从事二三产业

21世纪宏观研究院指出,与已开发一轮的发达地区建设城镇相比,中西部地区10万人口的建设城镇存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开发投资等行业的大空之间,而且作为当地城市化的主战场,“镇改市”将被突破

地区“大城市”的现状

一、东多西少阶梯分布。

根据21世纪宏观研究院的整理,全国23个省拥有10万人以上的“大镇”206个,其中122个分布在东部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占59%。 东部地区“大镇”数量前三名分别是江苏、广东和浙江、上海。

““镇改市”机遇:10万人以上建制镇图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目前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

二、经济实力东强西弱。

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一强镇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镇区人口达54万人,全年全镇生产总值3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 贵州桐梓县娄山关镇总产值刚达到20亿,相差近20倍。 经济差距来源于不均衡的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分布。

在劳动人口方面,东部地区“大镇”的二三产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90%,已经纳入城市的如上海市辛庄镇达到100%,但中西部地区仅占33%,中西部“大镇”农业人口依然

三、开发强度东高西低。

东部地区毗邻三大城市群,地理位置和交通互联网促使东部镇区快速发展,快速进入高速公路,产业结构逐渐从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服务业等转移。 特别是随着城市的扩大,东部镇区在这几年间大多被接纳为新城或卫星城市,土地开发结束,房价暴涨。

““镇改市”机遇:10万人以上建制镇图谱”

典型的是北京通州永顺镇,由于离北京市中央商务区很近,现在成为通州新城的中心,房地产也是其第一产业。 河北省三河燕郊镇由于“北京新七环”的概念,在首都辐射下成为了新的城市。 上海闵行辛庄镇,目前商品房均价超过25000元/平方米,成为上海市板块的重要区域。

““镇改市”机遇:10万人以上建制镇图谱”

中西部地区的“大镇”在产业上多以矿产、农业、重工业等为主,有条件的地方迅速发展旅游业,与同一地区的其他城镇相比已经是领导者,但与东部地区的城镇在开发程度、公共服务等方面并不处于同一水平。

镇改市会带来什么?

一、在当地城市化。

通过改变城镇可以得到更大的快速发展空之间,地方动机很强。 显而易见,入市后,行政规格、等级发生了相应变化,功能、产业定位也发生了变化,产业政策等有利于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特别是土地指标直接由省级下达,目前在城镇层面上处于无指标的状况。 另外,城镇变市后,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将根据城市规模投入。

““镇改市”机遇:10万人以上建制镇图谱”

在当前新型城市化推进的背景下,镇改市是当地城市化的捷径,有利于调整目前过于集中的人口流动方向与公共资源的失配问题。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个农民要向中等以上的城市市民转移,政府需要10万元左右的公共补助投资,而向小城镇转移,政府的投资要少得多。

““镇改市”机遇:10万人以上建制镇图谱”

根据《国家新型城市化计划(年)》,目前中国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为53.7% ),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为36 )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k0/),还有更大的快速发展/(/k0/)之间。

通过城市改革实现当地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从当地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扩大城市支出群体,支出结构不断升级,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住房建设等诉求。

二、增加对小城镇的投入。

中西部小城镇之所以难以赶上东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忽视”,难以产生越来越多的经济阻滞量和财政收入,中西部地区政府往往将越来越多的财力和精力集中在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上。

安徽已经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培育6个10万人以上的镇级市,但目前“十二五”已接近尾声,除省会合肥市规划外,其他市尚未解决问题。

实地调查表明,政府在大中城市和美好乡村建设方面投入较多,但小城镇建设明显不足。 以合肥市长丰县为例,全县投入县城建设的财政资金91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640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只有300万元。

中西部小城镇处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三明治层”的现象,城镇转型为市后,有望得到改善。 特别是在大城市户籍、养老等问题暂时无法突破的今天,国家必然会加大对当地城市化小城镇的公共服务投入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持。

中西部开发空间隔较大

一、抑制盲目重组和建城的冲动。

实行城市改革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职能,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价值成本。

此外,快速发展的“陷阱”也需要多绕行。

首先,如果镇改市根据市级规模部署政府机构和职工,全国公务员人数和公共财政支出将大幅增加。 因此,地方要遏制盲目重组、随意增员,扩大财政支出,在镇改市人员配置上,镇级政府要合理布局。

另外,不少地方热衷于扩大城市框架,从省会城市到小县,制定并实施了规模较大的城市新区建设规划。 “空”城、“鬼城”这种城市化向房地产化发展的趋势普遍存在于三四线城市,一旦城镇变市开门,就无法阻止地方政府建设城市的冲动。 因此,应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避免和遏制,防止小城镇脱离产业,成为“空”中的楼阁”。

““镇改市”机遇:10万人以上建制镇图谱”

二、中西部的开发仍然介于大空之间。

在东部发达地区,迫切的镇改市诉求投射出处理强势镇“人大衣小”问题,赋予与其经济快速发展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行政审查、管理等权力。

在投资开发方面,东部发达城镇过去已经经过高强度开发,人力、土地等各要素价格已经很高,其投资空之间远远不如尚未开发的中西部小城镇。

中西部小城镇比较明显,特别是一点用地比较多,适合劳动密集型项目,在承担制造业的一部分上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房地产业也可以适当进入,特别适合地方资金实力弱的中小规模房地产开发公司。

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或者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采用吸引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模式,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城镇改革市,公共基础设施将成为各地优先快速发展的要点。

标题:““镇改市”机遇:10万人以上建制镇图谱”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