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59字,读完约8分钟
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成都,正式启动示范区建设,示范区被定位为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转型快速发展先导区、全国城乡统一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区、长江流域经济带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8月21日,成都市政府信息办公室发布上述消息,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了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空之间的开发格局,初步建立了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经济快速发展质量显著 提倡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形成、体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质量
最初的入选将起到模范作用
面对资源制约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紧密结合、高度融合
为此,《国务院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意见》提出:“选择全国100个代表性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今年7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成都市等55个地区正式批准建设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兴军表示,成都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要点开发区,是长江流域经济带中重要的“传动轴”、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而且,成都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化富集区,成都的地形类型、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几乎涵盖了全国大部分类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成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对于探索重要生态保护区的科学快速发展路径,总结典型的快速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术意义。
不仅如此,成都还是国务院明确的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也是国家新型城市化“两横三纵”城市化战术格局中的重要区域之一。 成都正处于城市化中期至后期快速发展的加速期,常住人口超过1400万人,汽车保有量仅次于北京。 面临着特大中心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难题。 成都所经历的快速发展轨迹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全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很典型。 通过成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资源集约、环境优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对于探索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大型中心城市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模式价值。
此外,成都地处西部内陆,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术的推动,带动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通过不懈的努力在西部地区保持着领先地位。 成都亟需实现快速发展方法的战术转变。 此次成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将对积极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实现快速发展时期西部城市从产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环境促进增长的成都路线图
上述六部委指出,先行示范地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宣传为基本要求,围绕破解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并以明确的制度创新点为要点,大胆探索,以重大突破为目标
据此,成都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根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立足于工业化转型期特大型中心城市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改革为动力,实现城市转型快速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巨大突破。 以彰显蜀水生态文明精髓为核心,弘扬生态文化,塑造新的生态人格;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基本途径,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快速发展。 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探索从“环境转型增长”向“环境促进增长”的转变,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模式。
西部率先处理平稳增长与加快转型的关系,引领西部地区城市转型快速发展。 在制定政策法规、审查政府目标、考核干部绩效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关键行业和关键环节率先探索,力争先行先试。 继承都江堰蜀水文明的精髓,着重从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建设、水文化塑造等方面构建现代新型人、水和谐关系。
为了实现前述目标,成都提出了八大首要任务:优化() (/k0/)之间的开发结构,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高度化,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塑造水生态文明典范;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全面支撑体系。
然后,在组织保障上,成都市委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领导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门小组,成都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领导小组。
刘兴军表示,下一步,成都将按照《成都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明确定位、首要目标和要点任务,加快建立就业机制,落实责任主体,确定时限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目标任务的实现。 并探索国家对成都确定提出的“推进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节能量交易制度; 探索区际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的两个重要制度创新。
多部门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文案:优化国土空之间的开发结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成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进一步多部门目标分解、联动推进。
成都市国土局局长助理李全庆介绍说,准备从五个方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其中,规范管理工业建设用地,整理利用工业用地库存,提高单位土地投入强度和生产效率,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近郊区加快低效用地整理整顿,调整园区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 年,工业用地容积率达到1.5以上,工业用地亩产投资门槛上升到35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还必须加强城市集约的有效用地管理。 提高新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发挥规划统一作用,加强新的建设用地指标事前控制,实现土地供应与土地用途产业政策的关联,完善建设用地事后监管机制。 预留城镇建设库存,做好中长期开采规划,作为挖掘土地利用率低的公司用地、居民点用地、搬迁用地、废弃地、空闲暇的点。 到了今年,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人均平均建设用地将在100平方米以下。
成都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军表示,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抓住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条红线”和“四个制度”。
成都提出,到明年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将达到0.51; 万元工业附加值用水量降至10.2吨水,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到91.4%; 加强生活节水,逐步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产品,大力宣传生活节水器具,降低供水管网损失率; 宣传节水的关键技术。
张军还表示将推进节水型社会单元载体的建设。 继续推进双流县、青白江区等全省首个节水型社会要项县建设工作,督促其他两个以上区(市)县加入省级节水型社会要项县建设,带动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推进省级节水型公司的建设。 继续鼓励全市公司、学校、社区、酒店等单位开展省级节水型公司(单元)的组建活动,给予相关公司政策和资金支持,到年将新建10个以上省级节水型公司)单元。
成都汽车数量居全国第二,为此成都市环保局设计了更专业的实施方案。 复印件包括:实施《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年)》、《成都市重污染气象应急方案(试行)》,积极推进《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成都市机动车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制定,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止区,
这些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到年为止,煤炭花费的比例下降到了19%以下。 全市工业附加值能源消费量比年减少10%,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中心城区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浓度比年下降25%,颗粒物) pm2.5 )浓度比年下降20%。
标题:“成都推出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