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5字,读完约3分钟

[db:描述]

建设农村新社区、合并村庄将成为山东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方向。 山东省政府网站3日发布了《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快速发展计划( 2030年)》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到2030年全省建设约7000个农村新型社区,3万个村庄 《计划》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7年,山东村庄数量逐渐减少,行政村庄数量从8.3万个减少到6.5万个。 这意味着,到2030年,山东现有村庄的一半以上将“消失”。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一位乡干部那里获悉,目前“下”还没有动静。 《规划》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生活人口减少、大量村庄规模缩小、人口重新居住、村庄合并是必然趋势。 2000~年,山东农村户籍人口从6880万减少到5482万人,农村常住人口从5782万减少到4502万人。 今后农村生活的人口还会继续减少。 《计划》预测,到2030年,山东省农村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将分别减少到3750万人、2970万人。 值得观察的是,7月下旬,国务院第一领导曾赴山东考察,其中一个重要拷贝就是新型城市化。 山东时隔一个半月就农村新型城市化规划征求意见,具有一定的指向意义。 根据《计划》,山东省农民的“脱农村化”工作将进行如下。 预计建设城市集约型新型社区3000个,村庄聚集型4000个。 1.4万个村庄进入城市和小镇,居住着约1400万人口; 2.1万个村庄撤出,组成农村新型社区,居住人口约1800万人。 “新农村”保存了3万个村庄,在5000个中心村庄中以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了2.5万个基层村庄,约有2300万人口。 《规划》提出了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的适宜规模:城市集约型社区通常应达到5000人以上; 村凝聚型社区通常有3000人以上,中心村和受辐射影响的末端村人口规模通常在3000人左右,人口稀少地区通常在1500人以上。 中心村的服务半径通常在2公里以下,村的极疏地区通常在3公里以下。 对于保存的3万个村庄,《计划》表示,这些是乡村风貌、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粮食生产和土地保护、水源涵养、景观形成、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除上述乡干部外,本报记者还采访了几位相关人士,他们表示赞同或反对。 赞同者认为这对于集约采用农村土地非常重要,反对者则认为农民“上楼”。 焦点仍在农村土地利用上。 《规划》提到,这“重要作用”的前两个是土地问题。 “人口密度大、人多是我省的基本省情。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比较有效地利用农村闲置、//k0//闲、低效的用地,促使农民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优化用地节约、布局和要素集约,为农村和城市建设用地/// /。 “《计划》是这样说的。 《规划》多次从实际出发,要求充分尊重农村未来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的布局。 大中城市城中村、城边村改造,提倡建设小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县、镇驻地和城镇规划区外农房建设,可以提倡建设多层住宅,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重点是掌握集中建设的农村新社区的规模,便利群众的生产生活。

标题:“山东规划未来15年村庄数减半”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