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5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华北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情况越来越严峻。 要搞好雨水利用,注重节水,在种植结构、抗旱品种、节水技术方面进行复种,实现农业从抗逆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的转变,从被动抗旱向自主减灾的转变
河北省农业厅日前宣布,河北省将适当减少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依赖地下水灌溉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改为一年一熟制,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挖掘秋粮雨热同期增产潜力。 河北省还规定,对项目地区减产种植小麦的农户按照亩产500元的补助标准进行补贴。
9月初,北京市也宣布了将地下水严重的超采区作为要点控制区的计划。 区域内逐渐有序停止高水消费作物的栽培,采取适当的林则林、适当的草则草、适当的果实、适当的休耕则休耕的方法恢复水源涵养功能。 一时半会儿无法退出的快速旱作农业的发展和生态作物的栽培。 根据“以水定业”的方针,调整水的结构。
两省市为什么不约而同地采取同样的措施? 据全国农业技术宣传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介绍,我国年用水58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62%。 每年农业用水的短缺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平均产量1公斤达到800公斤,但世界先进水平的耗水量只有500公斤。 一方面不能用水,另一方面洪水泛滥。 在这种情况下,择机分区域调整种植结构,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是必然的选择。
“地下水超采区必须建立农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土地休养生息,减少农业地下水灌溉量。 这说明新的粮食安全国家战术更加重视粮食数量,更加重视农业环境的管理和可持续快速发展。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北等地的计划是一个好措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验,提出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要在其中进行,通过财政奖的补充、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防止修复区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下降。
小麦是北方农业灌溉的用水大户,也是两省市此次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 综合小麦需水量和自然降水量来看,江淮地区基本供需平衡淮河以北缺水100毫米以上,黄河以北降水量只能满足小麦需水量的三分之一,缺口需要灌溉补充; 西北干旱区主要依靠灌溉。
种植结构调整会不会影响项目地区的粮食安全? 计划公布之前,河北已经进行了相关试验调查。 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慧军介绍,从今年武强县5000亩微灌肥料一体化技术小麦田来看,在稳定增产的前提下,每亩可节水70吨至80吨。 全省宣传的话,即使按亩产50吨节水计算,全省3500万亩小麦节水量也相当于南水北调计划给河北的用水量。
北京市每年在确定大田每亩200立方米用水标准的基础上,利用设施设置、增加农艺等措施,挖掘节水农业潜力,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稳定。 北京将配套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不同的种植结构使用不同的设施。 田间宣传移动式喷灌、指针式喷灌等先进节水设备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菜地以覆膜灌溉和水肥一体化两大节水技术为核心。
近年来,我国干旱的发生范围和程度有增加的趋势,华北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情况越来越严峻。 专家认为,要适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不应该只增加灌溉量,而应该同步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 这就要搞好雨水利用,注重节水,在种植结构、抗旱品种、节水技术方面进行文案撰写,实现农业从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的转变,从被动抗旱向积极抗灾的转变。 另外,深耕、合理施肥、中耕管理等良好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蓄水的保水能力,提高水分利用率。
标题:“华北地下水超采严重 河北北京相继出台节水规定”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