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68字,读完约5分钟
ipo现场检查项目被大幅撤回的背后
本报记者罗辑北京报道
日前,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审委员会发布了第一家公司的新闻,截至2021年1月30日,已从受理的407家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中抽选了20家ipo公司。 但是,之后,其中16家自主停止了材料的发售,撤回率达到了8成。
其他数据显示,今年2月ipo市场主动撤回的数量比上个月有所上升,截至3月以来8日,10家ipo企业广告主动撤回,停止审查。
业界普遍认为,这一密集撤回的背后,一方面是现场检查对怀着侥幸心理占座的项目起到了威慑作用; 另一方面,现场检查是发行上市审查全链条监管的一环,在监管严格把关的背景下,制度细化常态化。 这将从根源上净化ipo环境,巩固发行商和推荐机构的信任责任、业务质量。
撤回的比例达到了8成
1月29日,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先发公司现场检验规定》(以下简称《检验规定》),规范先发公司现场检验的基本要求、标准、流程及后续解决工作。 其中,检测对象应当通过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两种方法确定明确的检测目标后,审查或者登记部门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检测对象和中介机构; 受检人收到书面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撤回首次申请的,基本不再对该公司实施现场检查。
1月31日,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初创公司新闻,明确质检抽签情况,共有20家ipo公司被抽查,抽查率5%左右。 与1月14日的抽查情况相比,这次现场检查中公司的比例大幅提高。
但是,这20家ipo公司中有16家主动撤回材料,只剩下华之杰、扬瑞新材、九州风神、浙江国祥。 由于自愿撤回资料的项目占抽签项目的比例如此之高,市场不得不对ipo项目的质量表示担忧,而且这些自愿撤回的公司中有些推荐项目会低头投票。
其中,已回答两次咨询,最后主动撤回的蓝科环保,被质疑科创成色不足,但其推荐机构为中信建投( 601066.sh ); 柔性屏幕巨头柔宇科技也因良品率、生产价格、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长期受到市场关注,其推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600030.sh )。 另外,头部证券公司推荐撤回的项目大部分也曾被质疑匆忙上市、海外业务风险等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公开新闻和对多家相关发行人及其推荐机构的采访中得知,目前被撤回的公司对外公开的原因多为内部战术调整、年度数据可能不符合科技创业板属性评价指标、股东资格尚未得到论证等 例如恒伦医疗企业方面表示,企业选择撤回ipo申请是内部的战术调整。 柔宇科技方面撤回上市申请发行的理由是,企业股东结构中直接存在三类股东等,资格状况尚未得到论证,考虑到企业的快速发展战术,经研究决定,搁置了此次科技开发板的上市申请。
镜片企业研究创始人阮玉清表示,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3类股东及相关问题的检查力度正在加强,许多企业也因相关问题撤回。 另外,匿名证券公司的投票人表示,关于这16家撤回公司的整体情况,存在项目质量差、瑕疵多等许多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项目撤回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关于报纸披露和保荐机构征信的几个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在征信过程中关注了要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言人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高度重视上述项目的撤回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解整理。
从更大的维度来看,这类ipo企业广告自主退保是在2021年1月底现场检测制度化,自《检测规定》出台后逐渐开始出现的。 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创业板和科创板共有63家ipo公司停止审核,其中创业板41家,科创板22家。 除灿星文化、快递工业外,共有61家公司主动撤回。 从月度数据来看,1月份创业板因主动撤回而停止审查的公司有6家,科创板块有10家。 2月创业板因自愿撤回而停止审查的公司有26家,科技开发板有9家,自愿撤回的公司数量环比大幅增加。 截至3月以来8日,创业板又有7家ipo公司因自愿撤回而中止审查,科技开发板块有3家。
威胁突破者
可见,现场检查对急需突破的项目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现场检查逐渐常态化。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部副主任李维友介绍,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常态化开展面向问题和随机抽查的现场检查,并与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发行人的新闻披露和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问题进行对比解决。
对此,许多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行将现场检查制度化、常态化置于注册制改革下对信批问题严格把关的维度。 认为现场检查与审查讯问、现场监督、自律监管等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全链条的监管体系,各环节监管不断细化、严格,意在紧紧关闭入口,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此外,交易所组织现场监管的威力也不小。 近两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对45家科技开发板发行上市审查项目的保荐机构进行现场监管,其中37家主动撤回资料。 交所共对32家ipo项目推荐人实施了现场监督,其中20家因现场监督而主动撤回申请。
ipo公司对信笺的监管不断加强,对信笺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是针对未抽取的ipo公司或准备ipo的公司‘ 威慑作用具有净化市场的积极意义。 阮玉清提到了。 另外,来自投票方的人也从中介机构的立场出发,指出注册制下的审查严格是大势所趋,中介机构的责任不断压实的现象也在增加。 资深投行人士王跃更直白地说,对证券公司的威慑力才是现场检查、现场监督的威力。
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中介机构的责任、奖惩制度正在逐渐细化和确定。 根据《检验规定》,检查组应当围绕检验对象存在的相关问题扩展检验中介机构的业务质量,并对中介机构履行职责的情况发表意见。 另外,立法证书中也提到,中介机构的执行质量和初创公司的新闻披露质量并不一定相关。 实践中,初创公司的新闻披露质量可能没有重大问题,但中介机构在履行职责、尽职调查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此时,对中介机构的处罚不得以初创公司是否存在严重的新闻披露质量问题为前提。
王跃跃表示,注册制实施以来,在难得的市场窗口前,发行商和中介机构更容易做出加快速度的选择。 对证券公司来说,ipo承包团队面临快速扩张,证券公司核心和质量管理对项目风险的控制力可能会下降。 结果,项目底稿不充分,尽职调查程序也不充分,这样的项目也有可能被枪口稍微抬起来的内核质量控制放行。 在现场检查、现场监督之前,这种业务质量问题面临处罚风险,影响整个证券公司的年评级乃至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缴纳比例,为一个项目影响整个企业的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缴纳比例是不能接受的。
王老师还表示,现场检查、现场监督的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已经出台,但具体检查标准尚未确定,中介机构难以掌握尽职尽责、尽职调查所尽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风险。
从整体上看,监管收紧,对iib、ipo有两大影响。 一是严格的监管要求,如贯彻考核的要求,客观上会导致iiib员工业务量增大,导致上市流程和时间的延长。 此外,通过贯彻鉴定,现场检查将导致更详细的资料收集,对公司和中介机构也构成不小的压力。 二是有利于鼓励证券公司投资,提高员工对岗位调整的重视程度,夯实基层员工,控制项目风险,另外,严格的监管要求也是‘ 患病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不小的威慑力量,自行退出上市行列和申报序列,‘ 堰塞湖情况的出现。 通过前端加强监管,也可以在后端考核中减轻审计师的工作压力。 总体来说,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相反监管紧缩常态化,夯实中介机构责任是注册制的必然要求,证券公司必须适应这种态势。 证券公司的投票人何南野这样说道。
标题:“IPO现场检查项目大比例撤回背后”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