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0字,读完约4分钟
中新网1月22日报道,中国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26955元,实际增长7%,提高经济增长率。 统计确定的可支配收入5.60万元为高收入,引起网民的吐槽和质疑。
专家分析认为,居民收入经济增长率受税收体制、劳资关系和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了我国收入再分配制度的落后。 所谓“5.6万是高收入”,也喜欢位数和地域差异,不能只从某个地域的立场来看; 而且,这个收入的家庭在三四线城市一年就可以买套房。
专家:居民可支配收入输给gdp是很正常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9547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0%。 这一增长率低于全年gdp的7.7%,这一现象引起民众和媒体的关注。
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什么输给gdp?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解释说,首先税收要累进,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税收征收也要高一些。 第二,在劳资关系协调不好、工资收入增长与有效增长不完全一致、特别是规模收益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和资本从经济剩余中获得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还有价格因素的影响。
然而,刘元春强调,居民可支配收入负于gdp也反映出我国均衡初级分配结构再分配力度不够。 据他分析,第一,国家大量税收和财政未用于转移支出,未成为居民实际收入,财政收入有相当一部分转为投资基金,用于政府支出,转移支付比重太小。 二是公司留存收益未分配给职工和居民,未让所有人和股东分享增长收益,在我国,集中体现在国有公司的利得税既未转化为居民收入,也未转化为财政,而是转化为投资。 另一个是上市公司不向股东发放红利。
“中国目前的分配制度滞后还很严重,从初次分配到再分配可能会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 ’结果,我认为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增速的下滑更快了。
“5.6万高收入”者占抽样调查人数的20%
据统计局统计,城镇居民五等分收入群体显示,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4元,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3元,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8元,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
刘元春表示,计算出的高收入定义与大家理解的高收入不太一样。 统计显示,抽样调查的20%被计算为高收入,人们觉得高收入是收入特别高的人。 许多读者从自己所在地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感到低沉。 他们没有看到全国人均gdp为4.2万,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4200元。 从中位数来看,5.6万已经是其2.3倍以上。
“最重要的是低收入者的收入过低,可支配收入只有1万多,这部分人也占了20%。 像青海和贵州这样的人均gdp很低。 ”刘元春在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一方面,可支配收入中位数较低,低收入者收入较低。 另一方面,统计抽样调查没有统计灰色收入,高收入者以民营公司的房子和白领为主。
专家:人均5.6万3、4号线的城市家庭一年可以买一套房
刘元春进一步解释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税后的概念,不是按每个人的收入,而是按家庭计算的。 例如,以家庭3.5人计算,再乘以5.6万人,这个家庭每年有近20万元的可支配收入。 这个收入还不错。 “这样看来有点谱了。 我们从这些立场来看更容易理解,和大家的感觉差别也变小了。”
但是,对于统计局将可支配收入5.60万元纳入高收入一事,不少网友揶揄和吐槽道:“5.60万元的高收入可购买数平方米。”
“中国的房价太高了,有些地方的房子太贵了,特别是地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一般人们看到的是北上广的房价奇高,5.6万美元买两三平方米不容易。 ”。 但是,在刘元春看来,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能买房,支撑中国房地产的首要是高收入人群,特别是收入最高的10%人群,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可能达到15万元。
他进一步分解,目前北上广的人均gdp超过6万元,按照统计局的标准,北上广的居民都属于高收入群体。 而且按家庭计算,已经有20%的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在20万元以上,这个收入不低。 “在落后地区和三四线城市,房价两三千一平,这样的家庭一年能买90平的房子。 这太可怕了。 但是在北京繁华地区只能买几平方米。 ”。
标题:“专家谈5.6万能买几平房:三四线城市家庭一年能买一套”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1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