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5字,读完约7分钟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印证了迄今为止各方面的期望。 7.4%,低于去年第四季度7.7%的增长率,是20季度以来的最低点。

今年一开始,就发出了经济下行的信号。 一项评论评价认为,中国经济第一季度仅为7.3%,全年7.5%的预期可能不容易实现。

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掌舵人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自3月下旬以来一直在中国各地奔波。 他先后五次解释“合理区间”理论,激发各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在研究者看来,高层决策者们确信中国经济的方向是“心中有数”、“掌握局面”。

【开局】整体良好的下行有压力

经济稳定中良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点困难不容低估。 ——李克强博鳌论坛演说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最终经济数据之前,其他部门公布的指数表明经济下行压力不小。

4月10日,海关总署宣布,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5.9万亿元,其中出口额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3.7%和6.1%。 3月当月,降幅更为明显,出口、进口分别下降9.2%和13.8%,月度数据“双下降”不多见。

海关总署信息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说,这证明目前我国海上外贸确实遇到一些困难。

其他数据也同样证实了经济压力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ppi ) 3月比去年同期下跌2.3%,创9个月来最低。

电力使用量被称为观测经济冷暖的“晴雨表”,也遭遇了“春季寒冷”。 1至3月,全国社会整体用电量比去年同月增长5.4%,但去年下半年最低月增长率均为7.5%。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板块经济增速放缓,许多国外媒体对此表示悲观。

3月4日,中国债市首次发生违约。 4月初又有消息称,一家小型建筑材料企业无法支付债券利息。

有评论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威胁,但会进一步减缓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速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一直关注着这些论调。 在他看来,个别信托产品、公司借款违约加剧了悲观主义。

对此,李克强早就做好了准备。 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标志着目前中国经济起步顺利,整体良好。 但他也坦言:“经济稳定、中朝良好基础尚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点点困难不容低估。”

关于第一季度的数据,国务院研究室长官向东评价说“有担心也有高兴”。 不足为奇。

统计数据展示了“喜”的一面。 一季度调查失业率继续平稳下降。 服务业增长率比第二产业高得多,快速发展的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李克强总理说,“这些是经济结构的积极变化。”

【解释】7.5%左右为合理的区间

确保增长和就业不超过下限,通货膨胀不突破上限,经济在合理区间顺利运行。 ――李克强在考察海南时强调

在国务院看来,7.4%的增长率仍处于“合理区间”。

昨天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李克强表示:“所谓合理区间,主张经济增长率在7.5%以上,所谓左右,高或低都是正常的,处于合理区间。”

在这20天里,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至少说明了5次“合理区间”。

3月26日,李克强赴辽宁考察,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 他说:“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4月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李克强总理表示,着力稳定增长,以“合理区间”经营经济是各项事业的前提。

在8天后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详细说明了他可以接受的“合理区间”是什么。 李克强总理说,无论经济增长率比7.5%高多少少,低多少,只要能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没有大的波动,都属于合理区间。

随后李克强没有立即离开海南,而是到当地基层考察。 中国政府网13日在李克强总理的考察中多次强调,不超过增长和就业下限,通胀不突破上限,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

在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一季度对经济形势的评价总体平稳,经济增长率、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内,经济运行继续维持在合理区间。

此前,李克强总理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物价运行较为稳定,居民收入、公司利润、财政收入均保持平稳增长。

昨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李克强的这一评价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30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达到7.2%和10.1%,均比去年同期加快。

国务院司长向东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合理性。 东方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6千亿美元,同比增长7.7%,相当于增加了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的总量。 “总量大,速度下降是正常的”。

这样的评价在部委一级也基本达成一致。

【策略】为了不给予“强烈刺激”而保持一定的力量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化,也没有扩大赤字、采取“强烈刺激”的想法。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与目前的经济形势相比,是用猛药刺激,还是慢慢养生,此前各方都有推测。

在博鳌,李克强做出了回答。 “我们不是为了一时的经济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势刺激政策,而是更加重视中长期的快速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

昨天,李克强还表示,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化,也没有扩大赤字、采取“强烈刺激”的想法。

事实上,3月5日做政府实务报告时,李克强曾详细调查过去年的“成功经验”。

去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滑。 中国多次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扩大赤字,不超额货币,而是增加了比较有效的供给,释放了潜在的诉求,保障了经济运行不偏离合理区间,成为稳定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关键。

现在,类似的情况正在重现。 这成了李克强和同事们面临的另一个考题。

在博鳌,李克强用16个字总结了应对措施。 冷静的注意,保持一定的力量,未雨绸缪,积极进行。 在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又说了十六个字:保持定力,奋发有为,果断负责,真正抓住实际工作。

定力、有为,依然是李克强的关键词。

李克强总理所说的“有为”,目的是释放“改革结构调整惠及民生”的三大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稳定长远发展。

如果向东解读,目前的宏观调控不仅要着眼于总量的平衡,还必须关注结构的优化。

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过程,都与此有关。 落实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点任务,明确金融服务三农快速发展的措施,同时决定继续并完全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

这与2日的常务会格格不入。 那次会议宣布,意图减轻税负,帮助微型公司成长,加快棚户区改造,深化铁路投资体制改革。

舆论将这些措施视为政府提出了新的经济刺激措施。 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的4万亿美元大规模投资相比,这些措施相当微小。

从东方来看,中国可以通过增量库存的政策调整,将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

这些措施也受到国际舆论的赞赏,英国《卫报》宣布,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选择了利用更小、更精巧的补救办法。 大规模的费用和贷款可以很快恢复经济,但容易导致信用膨胀。

有分析人士认为,李克强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不刺激、杠杆化和结构调整”,这是经济学博士背景下的大国总理对中国经济开的药方。

标题:“李克强20天5次阐释合理区间 不采取强刺激措施”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1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