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1字,读完约5分钟

广东50科技官员陷科研经费黑洞 蓝之馨 广东科技行政系统腐败“黑洞”又卷入一人。 据广东

广东省50名科技人员被卷入科研经费黑洞 蓝之馨 广东省科技行政系统腐败的“黑洞”中。 据广东省纪委2月14日通报,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可彤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这是继去年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元之后,广东科技行政系统落马的厅级官员。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广东省科技厅原“一把手”李兴华和广州市科信局原局长谢学宁在内的广东科技行政系统腐败官员人数已经超过50人。 李兴华今年1月被开除党籍。 经费发放容易“出租” 据广东省科技厅官网消息,王可彤在省科技厅副厅长之间分管办公室,协助产学研结合所管理,广东科学深圳 目前,广东省纪委还没有公布王可彤事件的具体消息。 一位与广东科技系统亲近的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科技系统官员发生事故多与科研经费发放和产学研项目有关。 产学研项目申报的概况怎么样? 广东某高校产学研办公室的一位员工在《第一财经日报》上表示,以该校为例,去年学校参与的产学研项目有100多个,其中学校主导的项目大致有30多个,也就是说大部分项目由公司主导, 该员工表示,各项目经费在20万~80万元之间,大部分项目要求公司按1:3的比例筹措资金。 例如,公司收到20万元的项目经费后,必须筹措6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到该项目中。 具体公司和学校如何合作,其员工说,这将由老师和公司自主协商决定。 “实际上,具体如何合作,合作的密切程度如何都无法鉴定。 ”由于这不排除部分“空”的合作,公司将与认识的老师合作回收产学研的经费。 每年年初科技厅的网站都会发出申报通知,但年底前已经审查完毕,周期比时间要长。 据该员工称,作为审查的一环,有很大的租赁空之间。 一位大学科研人员告诉本报,该大学申请了100万元的项目,但光介绍费就需要60万元,剩下的40万元由两名合作老师分了。 据推测,去年落马的李兴华与广东省led专项补助资金的发放有关。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投入4亿5000万元设立了led产业快速发展的专项资金。 科技系统腐败案件 去年一年,广州佛山两地科技行政系统腐败官员人数已经超过50人。 广州市检察院今年2月13日宣布,广州检察院立案查处该市科技新闻系统腐败案件25起29人。 其中包括一名局内人、七名处级官员,涉案金额共计5000多万元。 广州市检察院反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案涉及广东省、广州市及各区三级科学信息功能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相关人员名列前茅,到基层官员,相关公司有知名的高新技术公司和上市企业,新生中小企业也 今年1月,佛山市科技实务会议报道,自去年以来,佛山科技系统相继发生腐败案件、串标事件,涉嫌科技局内部人员伪造若干事项向公司骗取政府科技补助金。 该市目前共查处了包括一市二区(南海、顺德)在内的经贸、科技系统滥用职权、受贿等一系列案件21起、21人立案查处。 科研投入、生产不成比例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财政科研经费每年都有大幅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和试点快速发展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0298.4亿元,增长18.5%,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投入强度在新兴快速发展国家中居领先地位。 但科研经费投入与生产不成比例,科研效率低的现状令人担忧。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中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科研经费管理逐渐加强,但科研经费的录取效率依然很低。 “有时买几百万的机器回来,放了好几年,真的快用不上了就让给公司。 如其名,与公司合作。 ”杨中艺还说,大量的钱被投入“生产”是没人看的论文,真的很伤心。 杨中艺认为,科研体制改革应该向国外学习,研发主力军应该是公司而不是大学和科研院所。 政府出钱有两种。 一是支持基础研究和战术研究,如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采用。 二是与公共利益相关,如医疗卫生、能源保障等。 如果只是应用于经济行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大部分应该由公司自身进行,重复市场导向。 杨中艺表示,科技体制改革应强调“诱惑”的作用,应诱惑公司向研发投入资金。 例如通过科研避税等政策诱惑,使他们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取代现政府直接将财政资金、公共资源投入某几家公司的方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2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会议指出,必须将政府的诱导扶持与企业广告主体的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财政资金积极支持与基础前沿、战术高科技、社会公益有重大共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组合机制。 对市场导向型项目以公司为主体,自主决定研发方向、要素配置等。 另外,要加强资金监管,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单”制度,消除一问多报、重复资助等现象,消除行政化确定项目、分配资金的弊端。

标题:“广东50科技官员陷科研经费黑洞”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1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