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4字,读完约4分钟
本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刘海燕)中国国家主席习大大3日至4日对韩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海外注意人士认为,此次访问将推动处于关键阶段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将中韩经济合作引入高速公路。 迄今为止,中国与瑞士和冰岛等欧洲国家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在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系迎来转型期的大背景下,中国积极开拓双边和区域贸易合作,添点面子,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
“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中国开放政策的新目标。 积极参与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统一多双边和地区的开放合作是中国目前构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一环。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目前中国正在建立18个自由贸易区,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已经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全部实施。 还在进行6个自由贸易谈判和2个可行性研究。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跨越东西方周边自由贸易平台和辐射地区的世界自由贸易互联网。
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国际贸易结构相比,目前多边谈判机构的运作受挫,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10年未取得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局部推进全球化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比较有效的途径。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认为,过渡期全球化还有一种选择。 是在双边和多边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贸易。
最近,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部署更加积极,一方面,在双边和三边行业加快中韩、中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构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在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无论谈判时效性、文案涵盖面窄,都体现了互利共赢的基本大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2002年到2002年,贸易额年均增长23.6%,目前达到4000亿美元。 相互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 这样广泛的合作使各参加国的经济平均增长了1.6%,使区内19亿人受益。
西班牙问题专家胡里奥·奥斯认为,中国提出的是包容性战术,让邻国分享中国崛起的成果,将自身崛起转变为整个亚洲的积极因素,使其迅速发展越来越惠及周边。
在区域多边行业,中国加快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以年前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为目标,体现了合作、开放、共赢的理念。 据日本《朝日信息》报道,中国致力于建立尊重他国利益的关系。
7月1日生效的中瑞自由贸易协定是近年来中国对外达成的水平最高、最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其市场开放度、零关税比例很高。 中国商务部的可行性报告研究表明,协定实施后,中瑞双边贸易额将增长50%。
国外专家还认为,中瑞自贸协定的实施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即很好地向周边地区解释了合作共赢的意义。 并且,对于未来与其他发达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也将提供必要的参考,有望成为中欧合作的新典范。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初步估计,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将改善欧盟的贸易平衡10亿美元左右。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框架下,中国积极开拓全球自由贸易新思路,开展了多轮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全球贸易再平衡,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 将继续支持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多哈回合谈判进程,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朝着更加均衡、普遍、双赢的方向快速发展。
连接中外、惠和各方面的中国外贸政策越来越深为外部世界所感知。 正如西班牙中国政策注意网站指出的那样,各国实施自由贸易协定的情况表明,中国产品不是“洪水猛兽”,相反这些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天平向有利于它们的方向倾斜。
标题:“连接繁荣的通途之二以点带面 经贸通达”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