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0字,读完约3分钟
ipo考核之所以变得严格,伪命题新股的质量才是考核标准
据报道,1月新股审批稿通过率为83.3%,表明考核趋于严格。 本栏认为,ipo审查有一定的标准,不存在宽松或苛刻的可能性,变化的是申报公司的质量。
还是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一批产品合格率为95%,上一批合格率为99.9%,这次产品检测比上次严格了。 这个逻辑显然经不起推敲,正确的解读应该是产品质量出现偏差,而不是检验的严格程度。
ipo的审查也一样,某企业的同样的财务数据和经营业务,以前就能通过,去年1月不能通过吗?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查企业能否上市,必然有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率、业绩增长率、其他各种经营标准等一系列的衡量标准,不能说年初这些指标发生了变化。 本栏认为,新股审稿通过率为83.3%,证明6家公司中有1家为否,也只能证明申报ipo的新股质量不良数量开始增加。
ipo申报公司中越来越多的不良公司增加,首先是新股发行速度快,有望疏导新股堰塞湖。 现在,申请ipo的话就可以参加排队序列。 财务数据可能不如通过申请,但随着未来排队进程的推进,财务数据会更好。 这样,在真的可以募集股票的时候,就可以提出最亮眼的报告。 这是一种节约价格的方法,但对等待ipo非常有效
但是,刻意压低自己的财务数据也将提高无法通过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查的概率。 但是,申报公司并不担心这个。 即使第一次被认为否,在花了时间做好准备后,也可以再次被认为否。 届时,新的财务报表只要能满足ipo的标准就可以了。 对于从排队到成功募集股票的漫长道路来说,这是最经济的方法。
本栏认为,有无ipo企业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申报ipo时没有有意虚增各项财务数据。 另一方面是防止将来被定义为欺诈上市,二是担心在排队的几年里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三是申报上市的公司数量开始增加,勉强达到硬性指标的企业也想试试运气。 因此,与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严格程度无关,出现了被否决率的提高。
如果这些推论正确的话,将来很可能会出现新股认购时业绩不怎么令人期待的新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几年的利润将大幅上升,到了企业即将上市的时候,利润将上升到令投资者悲鸣的程度,从而获得更高的发行价格和上市价格 相比之下,会期内业绩良好的企业在会期后的排队时间可能无法保持利润的大幅增加。 另外,还会出现业绩下滑,在募集股票时无法获得较高的发行价格,上市后的定位也变得比较合理。 也就是说,现在在未来的股价泡沫水平上,有可能超过较早参加会议的企业。
本栏提醒投资者,如果将来遇到排队期间利润持续高增长的企业,为了防止上市后的业绩下降,有必要认真研究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
北京商报评论家周科竞
标题:“IPO审核趋严是伪命题 新股质量才是审核标准”
地址:http://www.cywsjsjd.com/xinwen/5397.html